日前,河东区召开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动员大会,深入贯彻落实天津市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动员大会精神,安排部署河东区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任务。
区委书记张建星出席并讲话。他强调,全区各方面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不断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加快创新型城区建设,推动河东真正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区委副书记、区长王福山传达部署。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孔昭礼、区政协主席孙宏光和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曹国安,区长助理宋建华、李连仲出席。副区长吴秀宏主持。
会上,区科委、工商河东分局、区委组织部、帅超科技园的负责同志作了发言。
张建星指出,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任务。我们一定要把思想认识和行动高度统一到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精神上来,深刻认识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坚持河东区的“十二五”规划 “三二一”基本思路:“三”就是坚持三个导向,即以产业为重点的规划导向、以调整结构为重点的项目导向、以就业为重点的民生导向;“二”就是实现两个突破,即在建设宜居城市上实现新突破,在新时期社会管理创新上实现新突破;“一”就是建设一个中心,即将河东区建设为天津新城市中心。切实把这项事关当前和长远发展的重点工作摆上突出位置,抓紧抓实抓好,真正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张建星指出,在历届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河东区涌现出了一批成长性较强、影响力较大的科技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和经济发展的突出亮点。但总的来看,我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实力不强,龙头骨干企业较少、创新能力不强。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空间受限,融资难度较大。今天的小企业,若干年后就可能成为大企业。我们一方面要坚持不懈地抓好高水平大项目好项目,另一方面要把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之举,尽快干出规模、形成特色,体现准、高、特、快的特点,正确处理好质和量、小和好的关系,使科技型中小企业尽快做大做强做优。要瞄准一流,全面提升服务科技企业的水平,强化“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理念,把科技型企业成长纳入整体发展规划和制度安排之中,加大工作力度,着力帮助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人才、空间、融资、环境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要坚持一流管理,吸引一流人才,营造一流环境,让更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涌现出来,更多的科技小巨人成长起来,形成“铺天盖地”和“顶天立地”的发展态势,努力建设科技强区和创新型城区。
张建星强调,加快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必须紧密结合河东区实际,以科技为支撑,以改革为动力,以服务为保障,整合科技资源,聚集创新人才,搭建服务平台。一是要在加快载体建设、培育新型产业集聚上实现新突破,二是要在强化政策支持、优化服务环境上实现新突破,三是要在加强人才培养、建设创新人才高地上实现新突破,四是要在加强科学引导、激发创新创业创优热情上实现新突破。
张建星强调,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全区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编制发展规划、制定管理办法和配套政策,定期研究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加强指导服务和督促检查。全区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主动服务,形成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推动我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王福山在讲话中指出,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对谋划好今后五年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城区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们要坚持一手抓大项目好项目建设,一手抓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努力形成“铺天盖地”的发展态势,使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脱颖而出,成长为“顶天立地”的科技“小巨人”,使全区经济发展呈现出千帆竞渡、百舸争流、万马奔腾的生动局面。
王福山强调,要健全工作机构,强化领导责任,协调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工作中的重要问题。要完善政策措施,在财政资金投入、工商管理服务、信息平台服务、公共技术平台服务、孵化器建设等方面,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良好政策环境。要多方筹措资金,建立稳定的财政科技投入增长机制,设立科技成果立项匹配资金,建立多种金融机构,帮助企业融资,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要搭建创新平台,完善载体建设,继续做大做优“帅”字号科技品牌,加快孵化器建设。要加引进培养,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抢占人才高地,使科技企业尽快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支撑点、新亮点,推动河东区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河东区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领导组成员,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部分驻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企业、科技园区代表参加会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