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进入10月,“十一五”进入了收官阶段,我们即将满怀豪情跨进“十二五”。5年的时间里,河西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铸就了“十一五”的辉煌,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城区综合实力显著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从今天起,本版开辟“辉煌十一五”系列报道专栏,重点报道5年来河西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成功经验,动员和鼓舞河西人振奋精神、开拓创新,为推进“十二五”全区经济社会新的发展而奋斗。
“十一五”期间,借助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带来的历史机遇,河西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心城区的发展之路,成为本市市级行政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商务办公中心、创意产业基地和生态宜居城区。尤为突出的是,区域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十一五”期间,河西区坚持“规划立区、环境兴区、服务强区”的发展思路,加快“经济强区”建设,综合实力全面提升,发展优势愈加凸显,城区功能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得到新增强。2010年全区预计实现生产总值500亿元,5年年均增长11.82%;预计完成区属口径生产总值254.33亿元,同口径年均增长23.42%;预计实现三级财政收入59.05亿元,年均增长19.66%;预计实现区级财政收入28.86亿元,年均增长20.62%;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6亿元,累计5年平均增长10.75%;累计新发展各类企业6619家,注册资金(本)150.78亿元,比“十五”末期增长147.8%,民营经济占区域生产总值达30%以上。
“十一五”期间,河西区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产业层次更加高端,以金融、中介咨询服务、总部楼宇经济、高科技研发、文化娱乐(旅游)业、商贸服务业等6大重点产业为引领,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抢占产业高地。经过5年的加快发展,河西区已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以经济功能区为载体、以楼宇经济为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从而使服务型经济的主导地位实现新提升。2010年预计全区完成区域服务业增加值416亿元,年均增长19.08%;区属服务业增加值243亿元,同口径年均增长24.53%;区域服务业增加值占区域生产总值比重83.2%,税收占全部税收比重达77.51%,分别比“十五”末期提高了19和20.71个百分点。全区总部型及地区总部型银行、保险、证券等机构达71家,集聚了全市80%以上的总部型及地区总部型内资银行,金融业增加值占区域生产总值比重的31%;楼宇经济实现税收占三级财政收入的46.6%,纳税超千万的楼宇达到40座,其中税收“亿元楼”达到了10座。
按照“商务河西”的最新功能定位,“十一五”期间,河西区以规划为先导,全力推进“四区四带”八大功能区建设,使经济功能区建设取得新突破。小白楼商务中心区已建成20余座、60万平方米的商务楼宇,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会计事务所等行业中介机构,被纳入全市首批2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之一。以友谊路地区为核心的金融服务业聚集区基本形成,大沽南路-尖山商业商务带、解放南路综合商贸带等功能区形成了较强的产业集聚效应。作为河西区现代服务业新聚集区和未来区域经济新增长极的陈塘科技商务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已完成园区发展规划,加快土地收购整理进度,收购土地100余公顷,市政道路和配套管网工程建设正在加速实施,建成商务服务中心和创业基地两个项目,今年,创智天地开工建设,年内将开工建设8个科技研发办公楼宇,重点项目建设的有序启动,展示出经济功能区的新活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