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和平区以荣获首批“全国文明城区”称号为新的起点,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国文明城区测评体系》为导向,努力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正公平的法治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积极开展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开放开拓、精诚精致、和平和谐”的城区精神,市民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显著提高。2008年蝉联“全国文明城区”称号,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在全国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名列前茅,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建立长效机制,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不断深化
和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作为最大的民心工程,不断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形成区委、区政府领导,区文明委组织协调,各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群众广泛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坚持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纳入全区总体发展战略,制定并实施《和平区精神文明建设“十一五”规划》、《和平区2006—2008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规划纲要》、《和平区2009—2011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规划》,保持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常态化。建立日常创建工作分解、监督、考核、培训等长效管理制度。每年制定创建计划,细化创建指标,各责任单位与区委书记、区长签订《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目标责任书》,纳入重点政务目标考核范围,促进全区各项创建工作迈上新台阶。
提升市民素质,思想道德建设取得新进展
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利用市民学校、家长学校、社区宣传栏等宣传教育阵地,采取知识竞赛、演讲、漫画巡展、道德实践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八荣八耻”,形成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浓厚氛围。组织群众参与本市“十佳文明市民”评选活动,和平区居民吕文霞在全市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当选为首批天津市“十佳文明市民”,“十佳文明市民”先进事迹巡回报告团的首场报告会也在和平区举行。认真贯彻《天津市民文明公约》、《天津市民行为守则》,在全区开展“践行《公约》、《守则》,除陋习树新风,争做文明市民”活动,印制并签订文明承诺卡3万份,发放倡议书8万份。
广泛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动员社区群众推荐身边的好人、学习身边的好人,和平区居民王金荣、王淑贤入选“天津好人榜”;兰长燕入选“中国好人榜”;王淑贤荣获天津市道德模范提名奖。2010年,在全区开展了道德模范基层巡讲活动,《今晚报》“身边好人365”栏目报道了众多和平区市民的先进事迹。
实施提升市民素质“个十百千万”工程。广泛宣传“我自豪、我光彩、我是文明和平人”、“我奉献、我快乐、我是和平代表队”两个口号。以漫画等形式教育和引导市民摒弃十类不文明行为;以创建十条文明交通示范路,评选百名文明市民标兵,创建百个文明样板小区、千个文明样板楼门,举办千场文明礼仪课,组织万名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评选万户文明市民家庭活动为载体,吸引群众广泛参与道德实践活动,市民文明素质和精神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和“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系列活动
广泛开展文明礼仪学习教育活动。采取邀请礼仪专家讲座、有线电视播放、培训、竞赛等多种形式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全区共举办各类文明礼仪课程、培训、竞赛和主题实践活动1323次,参与群众达26928人次。和平区代表队在全国“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礼仪知识电视竞赛天津市选拔赛中获得二等奖。
实施优化市容环境活动。先后组织全区机关干部、社区群众、学生开展了“让公共环境净起来”、“让道路两侧净起来”、“让城市面貌美起来”、“让城市天空净起来”和大干300天市容环境集中清整日活动,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维护环境秩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万名志愿者参与公共道德推动日、清脏护绿、志愿服务岗亭、关爱母亲河、扶危助困等迎奥运志愿服务活动,区社区志愿者协会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2010年,在全市率先建立了“和平区志愿服务活动协调小组”,健全完善了法律援助、医疗卫生等10支专业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了“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行动”、“爱园护绿志愿服务”、“城市窗口志愿服务”等活动,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走在全市前列,全市在和平区召开了“天津市文明交通志愿服务行动”现场会,推广和平区经验。
爱国主义教育氛围浓厚。广泛开展迎国庆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在全区所有社区普及传唱100首爱国歌曲,面向基层社区和各群众文艺团体发放爱国歌曲教学图书和光盘,举办各类红歌会、文艺专场演出。开展“看家乡新貌,促天津发展”活动,先后组织全区劳动模范、社区志愿者标兵、机关干部参观市容市貌,参观空客A320飞机生产线,游览海河风光,通过多种形式增强广大市民热爱祖国、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深化“我们的节日”活动。以中华传统节日为主题,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全区各街道分别举办了“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主题示范活动。体育馆街开展的清明节“孝老爱亲”诗文朗诵会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进行了报道。
蝉联“全国文明城区”称号
以“共创文明城区、共享文明成果”为主题,再创全国文明城区取得圆满成功。2008年,根据中央文明办复查的要求,制定《和平区再创全国文明城区工作方案》,通过分解任务、查找薄弱环节、完善创建机制等措施,整理基础资料174大类、1万余份;对全区道路、社区等278个实地考察点位进行整改和规范化建设;利用天津广播电台交通台、天津电视台都市频道、在主干道路口设立大型公益广告、在途经和平区的公交车辆悬挂支持和平区创建标语、利用室内外173块大型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和平区再创全国文明城区口号、公益专题片,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顺利通过中央测评组复查,蝉联全国文明城区称号。在2009年、2010年全国公共文明指数测中,全区上下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取得优异成绩。
扩大文明城区的影响力。2009年,中央文明办在新华网举办 “全国百位市长创建文明城市网上谈”活动,和平区委副书记、区长张盛如应邀向广大网友介绍了和平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经验,并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互动和交流。中央文明办、中央电视台在《文明中国》的“公益行动”、“讲述”两个专题节目中,摄制并播放了《文明中国和平篇》,中国文明网设计制作了“创建文明城市大看台”,全面展示和平区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家庭、文明社区、文明行业等活动,全区家庭美德知晓率高于80%,“窗口行业”、执法部门创建文明行业覆盖面达到100%。区审计局、区人民检察院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区岳阳道小学、体育馆街道办事处、南市街庆有西里社区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王淑贤、谷和新家庭当选天津市“十佳和谐家庭”,一大批单位和个人荣获市、区级先进称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