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宁河县围绕全市发展设施农业的决策部署,着眼建设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立足农业资源和产业基础,确定了“河东”四镇为一点,芦玉公路、宝芦公路、津芦公路为三线的“一点三线”设施农业布局,全面推进设施种植业园区、设施养殖业园区、林业和林下经济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区规划建设,实现了设施农业园区建设新突破。目前,全县“十个一”万亩循环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各乡镇“三个一”千亩种植业设施农业园区进展较快。全县种植业示范园区达到58个,占地5万亩,标准化养殖小区210个,其中市级以上小区71个。
宁河县坚持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按照“公司+合作社+种养园区”运作模式,不断加快产业化经营、合作化生产、园区化种养步伐,突出农业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农业项目包装、推介和引进,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先后实施了雨润集团天津食品工业园、温氏集团产业化、腾龙畜牧等农业龙头项目,完成了七里海河蟹种苗繁育、宁河原种猪场种猪繁育、换新水产良种繁育、金湖种兔繁育、百利蔬菜种苗培育等种业项目,其中,百利蔬菜种苗服务中心,全市规模最大,填补了区县蔬菜集中育苗空白。
宁河县围绕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大力推进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新建农业专业合作社42个,累计达到425家,农户进入产业化体系比重达到80%。围绕破解土地、资金等制约,建立健全合作社与职能服务部门对接联动机制,采取转让互换、委托经营、土地入股、反租倒包等多种形式,促进园区集中连片,规模经营,累计流转土地6万亩。发挥县银政办公室和县担保中心作用,对接8家银行和1家信托公司,采取农户联保、合作承贷等方式,协调贷款20亿元,拉动民间投资40多亿元,依托合作社服务优势,通过技术培训、发布信息、组织参观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积极与农户合作互动,助推了种苗选育、技术推广和农业示范等服务中心建设,充分发挥了组织农民、服务农民、致富农民的作用,培育出齐心、小闫、赵学等一批设施农业园区建设示范村。小闫村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创新生产经营模式,全村1450亩耕地全部实现设施化种养,农民通过种菜实现了增收致富,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0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