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辰区在“十一五”期间,坚持走“高效富农、产业兴农、科技强农、政策惠农”之路,以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全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园区化建设、标准化管理和组织化服务,努力构建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功能多样、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取得令人欣喜的成果。
成果之一:园区化建设步伐加快
北辰区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能运营的要求,加快“一区六园”,即北辰区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双街镇青水源有机农业示范园、双口镇前堡高科技农业观光园、北辰区梦得牧业奶牛养殖示范园、青光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小淀镇益民水产养殖示范园、西堤头生态农业示范园的规划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开发西堤头名特优水产养殖、大张庄生态农业、岔房子山药种植三个示范园,形成“一区九园”。全力打造循环生态农业产业链,力争建成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技术领先、品种优新、高效开放的现代农业园区。目前,全区无公害种植基地 2万亩,无公害养殖业基地83个。建成种植业示范园6个,养殖业示范园6个,休闲观光业示范园3个,建成千亩示范园5个。
成果之二:产业化经营加速推进
培育发展了天津梦得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大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与种养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目前北辰区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4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7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带动农户1万多户。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了利益共同体,扩大了紧密型带动农户的数量。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形成了一条上连龙头企业,下接基地和农户的完整产业链条。组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60家,入社社员达到8000户以上。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加大政策法律和资金支持力度,强化宣传培训,深入开展示范社创建活动,有26家合作社注册品牌商标,7家被评为首批市级合作社,1家被评为市级示范社,评选数量在环城四区中居首位。
成果之三:设施化生产快速发展
北辰区运用现代工业装备,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并在产前、产中、产后各关键环节大量采用现代机械作业,显著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条件,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农田水利设施配套,排灌能力增强,能够做到旱能浇、涝能排,保障农业生产的需要。全区共建有国有排灌泵站14座、镇村泵站155座、农业生产井310眼,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1.8万亩,节水灌溉面积16.97万亩,旱涝保收面积达到12万亩左右,部分农田排涝标准从3年一遇提高到10年一遇。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区生态村达到29个。造林绿化成绩明显,全区林木覆盖率达到21%。北辰区认真落实农机补贴政策,提升农机化装备水平。根据种植业、养殖业需求,制定区农机补贴目录,扩大农机具补贴范围。全区农机化综合作业率达到72%。
成果之四:市场化平台逐步搭建
北辰区以两大市场为依托,着力打造多功能交易体系。韩家墅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定点市场和农产品信息采集点。市场拥有稳定商户2218户,进驻率100%。市场日均交易量超过5000吨,日均交易额达1500万元,辐射京、津、冀等十几个省市及缅甸、越南等国家。市场带动周边农户1.2万户,农户年均增收1.2万元。北方国际水产物流中心,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农副水产食品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批发市场,是天津市最大的菜篮子工程和东北亚水产食品的物流集散中心。该市场投资8亿元,建成八个交易大厅,经营交易摊位3280个,拥有水产品批发、肉类、无公害蔬菜定点专区及其它农副产品交易区,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日销售额达到350万元,辐射京、津、内蒙古等10多个省市及日本、韩国、朝鲜、俄罗斯等国。市场的建成运营,为农产品流通搭建了平台,拓展了优质农产品流通领域,进一步推动了全区农产品物流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成果之五:休闲化农业逐渐兴起
目前,北辰区已有龙顺庄园生态农业园、青水源有机农业示范园、前堡高科技农业观光示范园等休闲农业园区。万源龙顺度假庄园于2007年兴建了生态农业园,拥有百花艺苑、南国风情、瓜艺博览、农艺新科、蔬园群英五大景观区。生态园采取管道式水培、墙面立体栽培、单株盆钵式基质无土栽培等技术,保证了200多种作物的正常生长。园内采用独立供水、供暖、空气调节、动力系统等,是集休闲旅游、示范推广、花卉观赏、园艺布置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园,是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又一标志性成果。开业以来,休闲园区共接待观光游客达11万余人次。北辰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赋予了农业新的内涵,成为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新亮点;成为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新渠道;成为进一步拓展旅游业新空间、统筹城乡发展、繁荣农村经济的新途径。
成果之六: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北辰区不断加大三新引进推广力度,每年平均引进果树、蔬菜、粮食、经济作物、水产等新品种30个;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20项,其中电子杀虫灯、温室娃娃、粪污处理、快速挤奶等新设备试验成功。保护性耕作、激光平地、测土配方施肥等实用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北辰区农业企业的研发能力也不断增强。鸿滨禾盛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以工厂化生产杏鲍菇、白色金针菇,占地仅35亩,日产鲜杏鲍菇6吨,鲜金针菇2吨,年产值3200万元,相当于1300亩传统种植技术生产用地的产值,形成了高效集约利用土地的产业链。梦得集团有限公司先后开展了“转基因克隆牛胚胎移植项目”、“转基因克隆牛性控精液人工受精项目”。现已诞生50多头克隆牛,这些牛所产牛奶具备人乳的部分营养成分,可作为生物制药的上等原料,可提炼成药物直接用来治疗某些疾病,成为极具经济价值的“黄金牛”。
成果之七:技能化培训日益完善
北辰区不断深化科技下乡,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活动,形成了以技术人员为纽带,以示范户为核心,连接周边农户的技术传播网络。完善和提高了6个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的服务水平和功能。在“四下乡”、科技活动周期间,组织15支农业科技服务小分队,深入基层为农民服务。同时,以素质工程领导小组为中心点,各工程责任单位为支撑点,各镇成校培训机构为落脚点,充分利用区、镇、村三级培训网络和实训基地,结合主导产业、农时季节和转岗就业,开展各种实用技术培训,使得一大批参训后的农民成为新农村致富的带头人。目前全区共培训农民30726人,完成四年总任务的76%,有18480人取得培训合格证书。
成果之八:标准化生产明显增强
北辰区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及产品认证工作,累计认证无公害养殖生产基地83个,无公害蔬菜和果品基地面积2万亩,定期抽样合格率达99.6%。帮助清水源种植养殖有限公司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目前已建成100平方米的检测中心,购置了工业级条码打印机、触摸屏、采集器、手机版农事信息采集系统、果蔬类农产品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触摸屏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等设备,项目正在试运行并逐步完善。建立健全疫情、疫病的防控体系,狠抓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和猪蓝耳病集中免疫工作,免疫率达100%,重大动物疫病实现零疫情。加强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监管和监控。开展了以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为重点的农资打假活动,有效地规范了农资市场经营行为,保护了农民的利益,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成果之九:多元化投入基本形成
建设现代农业需要大量的投入,没有长效的投入保障机制, 现代农业将沦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政府农业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全区不断加大区财政引导资金投入力度,制定了现代农业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基础设施、重大项目、绿化工程、高新技术引进等补贴力度。借助区银政合作平台,发挥惠辰担保公司的作用,推进信用工程建设,多途径吸纳资金。充分发挥市、区、镇三级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鼓励大型企业和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参与新农村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商资本投资北辰现代农业建设。各镇村、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农业的积极性普遍提高,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农业投资体系已基本形成。
展望“十二五”,全区将按照“高效生产、科技示范、旅游观光、生态循环”的目标要求,坚持经济效益为基础,生态效益为保障,社会效益为目标,打造东部生态、中部精品、西部特色三大农业板块,推进现代农业功能拓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显著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把北辰农业建成生态、休闲功能突出,品种、装备科技领先,管理、服务体系健全,产业化、标准化水平较高的都市型现代农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