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园区招商网
园区
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中心 » 新闻资讯 » 正文

建设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

2010-12-14 09:03    发布者:冯盛    浏览:563
建设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

  “十一五”期间,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坚持高水平落实规划,高标准开发建设,高层次招商引资,高效率做好服务,已逐步发展成为国家级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园区。


  循环经济示范效应逐步显现。“十一五”期间,园区的开发建设发展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和天津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先后被批准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国家级废旧电子信息产品回收拆解处理示范基地”和“国家进口废物‘圈区管理’园区”。2008年5月7日在中日两国首脑的见证下,园区成为中日循环型城市合作项目。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十一五”期间,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投入约30亿元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载体功能。5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累计完成征地2057公顷。路网及配套管网、科研服务大厦、标准厂房、小城镇等一批重点项目已相继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固废处理中心等市政公用配套设施正在抓紧进行前期工作;园区“海关、检验检疫验放中心”已正式开展天津口岸全部进口七类废弃机电产品的查验监管业务。


  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十一五”期间,园区开发面积从1.17平方公里发展到50平方公里,入园企业由55家增至135家,年处理进口废弃机电产品能力达到100至150万吨,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有色金属原材料市场。国联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项目、同和绿天使以及TCL奥博废旧家电电子信息产品加工处理项目等一批专业化拆解处理企业入驻园区,并在国内同行业中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产业链条初步形成。“十一五”期间,园区基本形成了企业清洁生产、拆解利用和精深加工紧密衔接的生产格局动静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链。铜米、铜锭、铝材、橡塑材料等再生材料,为静海县150余家制造企业提供生产原料,有效的降低我市工业企业生产中原材料的对外依存度,改善天津工业生产的资源供给状况,为滨海新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源后盾,园区静脉产业反哺于滨海新区动脉产业的格局已经初现端倪。


  国际合作不断深化。“十一五”期间,园区积极开展循环经济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在人才交流培训、企业互利合作及园区规划编制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进展。按照备忘录议定事项,园区积极与日本开展人才交流培训。先后参加“中国再循环产业城市研修课程”、“日中循环城市商务研讨会”等活动,系统学习日本相关资源循环法律制度及工业废物的处理利用技术。并积极推进企业互利合作,与日本启爱社、同和株式会社、住友商事合作的汽车回收拆解项目和废旧家电回收拆解项目均已动工建设。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将园区作为重要的出口地,北方地区再生资源综合加工利用的龙头地位基本确立。


  环境质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十一五”期间,园区按照“高利用、低排放、高产出、低污染”的原则,严格执行提出的32项环境指标,率先在国内同类园区中实现“圈区管理”,对生产过程实行全程监管,严格执行环境质量标准,初步构建园区综合节能环保系统。进口废物最终处理处置中心、污水处理厂、废弃物存储库、环境自动监测站等一批环保设施相继投入使用。环境污染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大气、土壤、噪音、水源等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园区的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园区初具雏形。


  管理体系基本健全。“十一五”期间,园区基本建立起适应园区产业发展特点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一是与城投集团合作,共同组建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建设园区;二是在园区实现税务、环保、公安、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联合办公,一条龙服务,形成“四位一体”的联合监管体制,实现对园区企业生产经营的全程监管;三是初步形成了与主导产业相配套的物流、商贸平台以及信息管理系统,浩和物流、子牙循环经济网等先后投入使用;四是园区管理不断完善,先后制定了《天津子牙环保产业园管理办法》、《天津子牙环保产业园进口第七类固体废物管理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为园区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制度保障。

0 顶一下
标签:
如果您要进行评论信息,请先 登录 或者 快速注册 。
评论总数:0

网友评论

电话:
022-58691068
地址:
天津市宁河县潘庄镇
网址:
电话咨询
400-168-6016

客服咨询

  • 注册公司选址
  • 土地厂房咨询
  • 融资贴息扶持
  • 其他投资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