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园区招商网
园区
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中心 » 新闻资讯 » 正文

三方共赢惠民生

2010-12-20 09:04    发布者:冯盛    浏览:577
三方共赢惠民生

  把城市化建设作为“三区联动”龙头,探索出宅基地换房、城中村改造、依托大项目有序撤村三条路径,初步形成中心城区、新市镇和功能区协调发展格局


  聚集,34个村的7.44万农民已迁入新居,散居在109个村的20多万农民五年内将陆续搬到4个新市镇。整合,原宅基地复垦6690亩,拓展兴建了3个现代化农业园6个工业园,今年新引进项目25个,总投资393亿元。“三区联动”,东丽区农民领先一步,居住社区,领取“四金”,与市民一样共享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真正感受到了一样的土地,不一样的生活。


  为让广大农民过上安居乐业、保障无忧的生活,与市民共享均等化服务,东丽区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率先启动撤村建镇,农民居住社区化;宅基地复垦,整合资源建设农业产业园、工业和服务业园区。以“三区联动”为抓手,构建“53683”城市架构及产业布局,即建设5个宜居城区、3个市级功能区、6个区级工业园、8个服务业中心以及3个农业园区。实施中,坚持做到居住社区与工业和服务业园区、农业园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实现城市建设、产业发展与改善民生三方共赢,全面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该区把城市化建设作为“三区联动”的龙头,探索出宅基地换房、城中村改造、依托大项目有序撤村三条路径,初步形成中心城区、新市镇和功能区协调发展的格局。特别是市委、市政府在华明示范镇召开现场会后,东丽区集中力量,全力以赴加快建设金钟、军粮城和新立3个新市镇。目前,新市镇在建面积达到395万平方米,471万平方米建成交付使用。到2014年,109个村的20余万农民将全部聚集到新市镇,搬进功能齐全的住宅楼,开始城市社区生活。在新市镇的建设中,根据各自特点形成不同特色,金钟新市镇将建成四面环水的清新小城,军粮城新市镇则突出古色古香的唐城风韵,新立新市镇建设成欧式风格的“玫瑰小镇”。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支撑,业兴则民富、业强则区强。东丽区坚持农民土地承包责任制不变、可耕种土地不减的原则,积极进行土地资源整合,为产业发展搭建载体。华明、金钟、军粮城和新立4个新市镇通过对原有66个村庄4.94万亩土地资源进行整合,拓展发展空间用于经济发展,已建成6个工业园区。


  作为滨海新区产业发展的重要功能区,东丽区规划建设了25平方公里华明工业园,依托临空产业区,建设以航空零部件及输配电设备、车辆制造与研发为主的现代制造业基地。11平方公里的重机工业园区已开工建设大项目12个,中国一重滨海制造基地、天津赛瑞机器大型铸锻件、中鼎石油钻具等项目相继投产,园区建成后吸纳投资约300亿元,围绕天钢和大无缝做足产业链,产值达到1000亿。瞄准现代服务业发展方向,着力引进服务业和总部经济,做大做强商业商务区。目前,全区已形成东丽湖、华明商务商贸区、金钟商贸物流区、新立商务区等8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华明EOD总部港、万新大厦、盛华投资、运盛集团总部、机场总部基地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建成运营后,预计年实现营业收入930亿,税收51亿元。


  按照都市农业建设标准,加快推进华明宅基地复垦设施农业园、天津滨海国际花卉科技园区等项目建设,创建万亩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创建积极引进山东世纪三元、天津傲绿、香港金雄集团等农业龙头企业,重点发展精品蔬菜、优质瓜果、高效菌类、休闲观光和农产品加工物流等五大主导产业,初步构建起“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组织模式,积极探索农超对接新模式,提高了农产品竞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居住在社区、增收在园区、保障在社会”,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东丽着力建立农民就业增收和家庭财产持续增长机制,以创建充分就业区为目标,积极打造“薪金”农民;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将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政策性优惠形成的资产,以股份方式量化给享有资格的村民,实现村民变股民,资产变股本,积极打造“股金”农民;把提高资产回报收益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又一途径,积极打造“租金”农民;建立“三五五”保障制度,积极打造“保障金”农民。截至目前,已为全区54个村的7.2万被征地农民落实了社会保障,建立了三大类66项社会保障和救助政策体系,每年财政支出2.4亿元,切实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

0 顶一下
标签:
如果您要进行评论信息,请先 登录 或者 快速注册 。
评论总数:0

网友评论

电话:
022-58691068
地址:
天津市津南区八里台镇津港公路旁
网址:
电话咨询
400-168-6016

客服咨询

  • 注册公司选址
  • 土地厂房咨询
  • 融资贴息扶持
  • 其他投资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