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红桥区西于庄街低保户张文政的家中喜气洋洋,红桥区领导带领有关部门来到他家慰问,并送去了500元慰问金及价值500元的米、面、油等生活物品。紧握着区领导的手,张文政激动地说:“虽然我身患残疾,生活挺困难,但是这么多年区里一直无微不至地照顾我、帮助我,我这日子也是越过越好,我们全家打心眼儿里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春节前,红桥区四大机关主要领导将分别带队,走访慰问全区9条街道的特困群众,听民意解难题送祝福。
据了解,近年来红桥区积极打造生活、医疗、住房、慈善“四网合一”社会救助工作新机制,并通过实施“最低保障——特困救助——临时救助——低收入补贴”的阶梯式保障制度全方位帮扶困难群体,让他们能够切实享受到实惠。去年一年,红桥区累计发放低保、特困和物价补贴等保障金1亿元。春节前夕,红桥区民政部门还筹措资金2600万元,对1.4万余户、2.6万余名低保特困群众进行救助,确保困难群众得到实惠,过上一个舒心年。
生活救助网——基本生活有保障
红桥区民政部门对四种重病、四种重残的困难群众按零收入对待,给予200%低保金;根据不同困难程度,对非重残人员、七种特殊重病人员、单亲家庭给予高标准的分类救助,同时放宽三类企业人员申请低保准入条件。对低保户实行“月回访、季跟踪、年复查”动态管理制度,对因各种原因造成生活困难、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居民,提供一定的临时救助、物质援助。目前,红桥区2.1万户、4.2万名各类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为了使助困帮扶更贴近群众生活,红桥区街道系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救助活动。西于庄街居民刘连伟是一名孤儿,并且身患残疾。春节前夕,刘连伟不仅得到了区民政部门发放的800元救助金,还收到了来自街道办事处的500元“压岁钱”。春节期间,西于庄街志愿者服务队还将把刘连伟接到居家养老中心,和20多名与他同样生活困难的孤老、孤儿共度春节,使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新年的喜庆。
医疗救助网——求医问药更省钱
为了确保困难群众能看得起病,买得起药,目前红桥区已累计投入1000万医疗救助资金,用于解决低保、特困家庭等弱势群体看病难、费用高的问题。还开办了社区慈善爱心门诊,对困难群众实行医疗费“三减、二免、一低”的优惠政策,使困难群众小病不出社区,大病、重病享受医保医救双倍保障,对特殊病例还将加大医疗救助力度。
春节期间,红桥区已免费为全区2.6万余名低保、特困对象参保,办理医疗保险、医疗救助“一卡通”,实现了即时结算。并指定红桥医院、中医医院等8家医院定点承担困难户医疗救助工作,同时为困难群众减免10%的挂号费、诊查费,化验费等费用。
住房救助网——拆迁群众得救助
对因拆迁申请廉租房补贴、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房的低保、特困、低收入家庭进行帮扶,让困难群众尽快享受住房和补贴等优惠政策。同时启动救助促拆迁,针对特别困难的拆迁群众将及时为其办理低保或给予一次性安家救助。目前已有1300余户困难群众得到了救助。此外,还开辟了绿色通道,实行现场办公、缩短办件时限,为拆迁困难户选购限价商品房提供便利。对集中供热的困难拆迁户每户减免60%供热费;对无集中供热的每户发放200元取暖补助。
双环邨街居民赵大娘是拆迁户,一直吃着低保。不过这几天赵大娘笑得合不拢嘴,她不仅在春节前喜迁新居,还得到了民政部门发放的800元春节救助金。赵大娘高兴地说:“前几天,我在双环新苑碧春里选到了一间60多平米的经济适用房,春节前就能住进新房子了,而且政府还给我们这些困难户发了800元的救助金,这双喜临门的好事让我赶上了,你说我能不高兴吗!”
慈善救助网——社会力量总动员
在开展救助活动的同时,红桥区还积极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发挥全区9个街129个社区的爱心超市、慈善门诊、自助互助站、公益服务站等慈善组织职能作用,并积极动员社会爱心人士,拓宽慈善救助形式和范围。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今年已有近百名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得到慈善救助金共计20余万元。
家住西沽街的周杰是一名困难学生,从小失去母亲,春节前他收到了来自“母爱家园”的爱心妈妈们为他编织的一件爱心毛衣,还有500元助学金。穿着新毛衣,周杰的眼眶湿润了:“爱心妈妈们给我送来的不仅是毛衣和助学金,她们还给我带来了母爱的温暖、家的温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