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内,树木葱郁、花香怡人;路网沿线、河道两岸筑起了一道道绿色长廊;村庄街道干净整齐,处处一派田园风光。如今,无论是土生土长的武清人,还是到武清投资置业的外来人,无不感叹这里环境优良。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把环境建设作为增创比较优势、推动率先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来抓。特别是2008年以来,全区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累计投入资金10多亿元,相继开展了迎奥运环境建设、两个“大干150天”以及去年“奋战300天”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全区环境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果。
中心城区现代城市气息日益浓厚。几年来,武清把城区作为出形象的重点和关键,集中精力、集中资源,全面加大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力度。累计完成30多条城区主干路沿线综合整治,高标准实施了建筑立面整修、广告牌匾规范、综合管线入地、城市家具更新、夜景灯光等工程,形成了规范整洁、清新靓丽的街景效果。全面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力度,完成了翠亨路、雍阳西道、103国道、杨北路等一批生态景观建设,累计新建改造绿地500多万平方米。尤其是总投资1.4亿元的文化公园建成开园,有力提升了武清的城市品位。实施了运河城区段、龙凤河及故道综合治理,形成了武清水环境特色。中心城区展现出了现代、大气、靓丽的景观效果,已经成为代表武清形象的窗口和标志。
路网沿线环境实现较大提升。按照“目之所及、焕然一新”的要求,全面实施了路网沿线垃圾清整、牌匾规范、立面整修等工程,并建立了全覆盖的道路巡查监管机制,实现了路网沿线干净、整洁、畅通的目标。与此同时,把路网绿化作为城乡“大绿”的重头来抓,三年新增绿化14万亩、植树800万株,建成了一批绿荫掩映、景色宜人的生态绿廊,形成了城市与绿带相互交融的生态特色。特别是对组团重点镇、示范工业园、高速口等关键节点,通过高标准规划设计、加大基础功能投入、突出造型特色,形成了一批景观精品,串点成线、连线成网,带动提升了生态绿廊的整体效果。
镇村环境面貌发生明显改观。三年来,全区累计安排财政专项资金5亿多元,全面实施村街环境基础工程,累计硬化村庄主干路700多公里、里巷硬化700万平方米,改造卫生户厕5万户,建成各类典型示范村街400个,全区80%以上村街建立了日常环卫保洁制度,基层文体活动场所、自来水管网改造覆盖面达到100%,传统农村的各类脏乱现象得到有效治理,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特别是通过集中人力物力,建设了灰锅口、后蒲棒、东马房等一批示范典型,在展示整洁、规范、文明的现代田园风光,打造宜居乡村上发挥了样板作用。
城乡整体环境水平的提升,取得了明显的综合带动效应。一方面凝聚了民心民气,提升了全社会环境意识。另一方面,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的开发开放,一批几十亿、上百亿的项目纷纷入驻,优良的环境在促使客商投资武清上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