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计划经济逐渐转变为市场经济,天津的自行车产业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据龚孝燕介绍,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生产能力欠缺和沉重的历史包袱,国有企业出现了很多问题。生产出的产品样式单调,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后的市场需求。这时,一大批民营企业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民营企业机制灵活,克服了当时国有自行车企业的弊端,形成了小批量、多品种、花色新、转型快的经营特点,及时的满足了市场需求。但是由于民营企业存在技术、人才和管理方面的缺陷,虽然每个企业都有很多个品牌,生产速度也非常快,可产品质量却粗制滥造,在当时被誉为“王庆坨现象”,对天津的自行车产业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龚孝燕说,随着改革开放不断的深入,国有自行车企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很多国有企业人才开始流向民营企业,对自行车行业起了很大的作用。1995年,天津成立了自行车行业协会。协会针对当时天津自行车行业出现的各种现象进行正确的引导,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天津自行车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正建立起来一支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大军。2008年天津自行车产量达4081万辆,占全国总量的47%,电动车产量达651万辆,占全国总量的31%,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自行车产业基地。通过持续健康的引导,天津自行车产业逐步走向了健康有序的发展道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