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丽区科委按照“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铺天盖地’,一大批科技型小巨人‘顶天立地’蓬勃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做大科技产业,做强科技企业”这一中心任务,采取多种举措助推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一、领导重视,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东丽区科技工作是区委、区政府重点工程,专门成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区委书记、区长专门听取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工作汇报,多次召集主管部门负责人研究下一步发展思路与措施。主管副区长先后四次组织职能部门专题研究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工作规划方案。
二、转变思路,改革创新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形成科技与产业、科技与经济、科技与金融的高度融合,全力推进区域经济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道路。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路线图,将科技工作重点从“项目管理”逐渐向“资源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方式”转型。以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和创新集群为重点,以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资本、技术和人才要素环境为抓手,构筑体现区域发展意志、市场导向和产业发展规律的创新服务体制和机制。随着东丽区科技产业集群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社会中介服务资源短缺逐步显现,需要政府引导来补台。积极开展区生产力促进中心体制机制改革,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引导和培植成果转化、精益管理、信息化、投融资、知识产权、人才、开发咨询、培训等专业的8个服务中心,逐步实现中介服务的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服务保障。
三、科学规划,拟定未来发展目标。一是高水平制定《东丽区科技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在编制期间,及时将科技小巨人发展思路和任务补充进去,调整了核心发展内容。二是高效率编制《东丽区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2011-2015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规划方案》,做到有目标、有措施,指导未来五年东丽区科技创新核心工作,目前已形成报审稿。三是正在编制全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科技企业孵化器规划,把科技创新创业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战略和转型升级的主要着力点。
四、调查研究,率先制定配套政策。区科委专门成立了摸底调查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做到任务细化,责任到人。并按摸底调查、数据整理分析、系统录入三个阶段,先后对520家科技型企业的详细信息进行了核实。针对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区委、区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 建设创新型城区的实施意见》、《东丽区关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方案》等五个配套文件。特别是自市科委召开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规划研讨以来,成立了由各方专家组成的课题组,深入研究市政府拟定的规划方案、若干意见、若干政策的征求意见稿,完善本区政策体系,起草了符合我区实际的规划方案、实施意见、若干政策、认定办法的报审稿。其中针对初创期、转型期、发展壮大期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制定了详细的资助办法,针对小巨人发展计划,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逐一分析,陆续指导企业开始编制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对符合条件企业给予研究经费资助。
五、搭建载体,奠定“铺天盖地”基础。加大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力度,探索建立孵化器公共服务补贴机制,进一步优化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环境。结合区域产业特色,鼓励和支持创建特色产业孵化器,引导专业孵育服务机构进驻孵化器,扶持孵化器搭建公共科技平台,健全和完善孵化器辅导与培训功能,引导孵化器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强化专业孵化。除已形成的科丽泰、帝达科技企业孵化器等载体,在“两区四园”及其他各园区中分别建立孵化器,到2015年,将建成生产力促进中心15个,科技企业孵化器50个,其中30个建成市级以上孵化器,促进各类创新创业主体、要素、资源、人才向园区集聚,聚焦创新要素,聚拢人才,提升创新创业服务环境,成为高端人才引进的重要平台。
六、加强宣传,传播最新发展思路。在各类媒体上多方面、多层次宣传报道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目的意义,专题刊发《东丽科技专报》三期。组织召开了全区科技企业家座谈会三次、精益管理培训三次,TRIZ培训两次,累计参会577人次,除讲授专业内容外,区科委主要负责人专门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传达市里精神与工作部署,使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小巨人计划迅速传遍全区。
七、纵横交流,多方汲取经验做法。多次到市科委请教探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思路措施,在规划编制、政策制定等方面汲取了好的经验。邀请高新区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召开专题研讨会议,学习高新区在小巨人发展方面的经验与做法。多次与市成果转化中心、科学学所、科技大学、工业大学等单位的专家教授探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政策支持方向、人才培训、知识产权管理等内容。通过纵向、横向的交流,取长补短,丰富、完善并形成了东丽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特色发展举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