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发展空间有限的中心城区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为解读中心城区如何做好这篇大文章,近日,记者采访了河西区区长彭三。
谈到全区上下着力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彭三显得干劲十足,信心满怀。他说,全市召开动员大会以后,河西区动作迅速,不仅组建了科技专家委员会,而且强力出台了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20条措施,从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加大服务等方方面面给予最大的扶持,取得了一定成效,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62家,已认定22家。截至目前,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注册总数达到816家,其中已认定512家,科技小巨人15家,建成和在建科技孵化转化载体7个,建成生产力促进中心2个、工程技术中心1个、院士工作站1个。
良好的开端为河西区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未来发展做好了充分准备。彭三说,我们要以深入开展“调结构、增活力、上水平”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河西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众多,科技孵化器、科技产业基地较多的优势,通过抓载体、抓招商、抓服务、抓人才、抓宣传等有力举措,在全区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和科技小巨人企业顶天立地的发展态势。今年我们的目标是,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力争达到15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达到17家,建成科技孵化器5个、生产力促进中心1个、工程技术中心1个。“十二五”期间,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年均增长要达到20%以上,占全区经济总量的17%以上。
在如何加大力度,创新招法,全力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上,彭三思路明确: 三种途径加强载体建设:加快科技孵化器建设,重点推进陈塘科技孵化转化基地、创智天地、香年广场、青林大厦、尚8科技孵化器等建设项目;加快科技特色楼宇建设,引导科技研发、工程设计、信息咨询等科技服务业向楼宇集聚,打造一批知识创新、研发创意聚集特色楼宇;加快创业创新发展基地建设,以闲置厂房为载体,重点发展光电阿子、新材料、微波通讯、节能减排等科技型工业中小企业。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实施6个产业推进办公室、2个驻外招商局、13个街道招商科等队伍的专业化、产业化招商。通过中小企业嫁接改造转型、动员国有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员工“下海”领办、鼓励高等院校的师生创办、吸引海内外的科技人才创办、与国内大专院校科研成果合作转化等途径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全区308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每人在两年内帮助新发展1-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服务措施更加有力:制定出台奖励补贴政策、鼓励创新政策、融资担保政策、引进高端科技人才政策等,建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发展创业导师和科技特派员制度。发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注册认定、成果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一条龙服务。广泛开展科技交流、培训、推广等活动,定期举办科技成果与企业对接推介会,推进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支持、融入、投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