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西站城市副中心是天津市委、市政府为加快中心城区发展,规划建设的“一主两副”中两个城市副中心之一。该副中心位于天津市中心城区西北部,占地约10平方公里,其中,红桥区占地6.5平方公里,具有极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宝贵的土地资源,是天津市极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天津西站城市副中心将以西站交通枢纽为依托,打造成为集金融、商务、高端商业服务、高品质娱乐休闲、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
为进一步提升天津西站城市副中心的产业能级,完善载体功能,提高聚集、服务、辐射和带动能力,加快推进天津西站城市副中心建设,10月29日上午,由中共天津市委研究室、中共红桥区委、红桥区政府共同主办的天津西站城市副中心发展论坛在红桥区红星职业学校报告厅隆重举行,副市长李文喜出席并讲话。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润兰、市政协副主席陈质枫等应邀出席。
本次论坛特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原部长李善同等国内著名专家学者以及西站城市副中心参建单位代表对天津西站城市副中心的发展思路、战略举措等关键性问题进行深入研讨解析。
此次论坛备受天津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天津市委办局有关负责同志,各大银行、商会和国内著名企业代表,新华社天津分社、人民日报天津分社及《天津日报》、《今晚报》、天津电视台、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北方网等本市各大新闻媒体代表约200余人出席论坛,共谋天津西站城市副中心发展良策。
城市副中心的崛起和
天津市竞争力的提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发展战略
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原部长李善同
如何提高竞争力,世界银行2009世界发展报告认为提高密度是增强竞争力的非常重要的内容,实际上竞争力的提高都离不开城市密度的增加。
现在很多地方都讲临空经济。比如说巴黎的拉德方斯,其中心的地方实际上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交通枢纽。交通枢纽可以带来的机遇是很大的,一个是物流服务中心,一个是商务商业服务中心,再有就是商务服务中心,还有旅游集散中心和餐饮服务中心。
对于红桥区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就是用好交通枢纽可以聚人气、聚商机、聚物流,可以提高本地的经济聚集力,同样可以使得红桥区在天津整个发展竞争中提高竞争力。
从整个大势来讲,我们现在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处于高速增长期和城市化快速发展中。天津在这轮发展中起着非常特殊的引领作用,我觉得这是红桥区的发展大势,这是大时代创造的条件。
从区位来讲,红桥区是有特殊的条件。特别是红桥区有可开发的土地资源优势,这个优势非常明显。我们最近也跑过中国的很多城市,看到谁有土地资源潜在优势,谁发展机会就多。从绿地来讲,红桥区也有非常好的条件。
再有就是人的资源。红桥区把拆迁工作做得稳稳当当、扎扎实实的。有了天时、地利、人和这几点,红桥区应该会有更好的发展势头。我也相信,我们这次论坛可以为红桥区的经济发展开启更新的一页。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
建设与虹桥商务区开发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苏功洲
我认为上海虹桥商务区与天津红桥城市副中心开发有很多相似之处。一方面,他们都是依托通过交通枢纽来发展的;其二是商务区在全市的地位以及今后在区域经济中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三是以商业资源建设带动经济发展。
上海虹桥商务区一个重要背景就是综合交通枢纽的推动。虹桥商务区在上海市域里面有比较好的区位,一方面它在城市西部,是市区与长三角地区交通衔接的门户,也是未来上海大都市圈、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有比较好的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条件。
虹桥商务区的发展结构概括起来就是一环、两轴、三核、五区的布局。它的核心设计目标是建设优质的商业环境,吸引优质企业入住,设计理念也提出了低碳设计和商务社区的理念,第二个理念是商务社区。
最后我做一个总结,第一,交通枢纽建设带动城市空间结构整合,是都市化地区发展的选择,与城际交通联系为标志,综合交通枢纽拉近了城市群的联系。第二,区域中心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将更好地发挥区域中心城市集聚和扩散功能,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第三,交通枢纽周边地区要特别注意交通枢纽集散对周边地区带来的影响。综合城区的发展模式利于降低交通总需求,并且可以促进交通均衡分布,避免地区开发对交通枢纽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天津城市副中心
西站地区的开发思路
——天津城市基础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勇
把西站地区定位于天津市商务副中心,城市西北部商务核心区,西站交通枢纽为核心的城市商业服务副中心,并作为高铁、地铁、公交、出租的主要换乘节点,增强对外区域的联系和辐射功能,这是我们对西站目前整体的目标想法。
西站的规划我们认为有这么几个特点:第一,复合结构。它具备居住、娱乐等各种功能,推动它均衡、全面发展。第二,在规划上创新了几点想法。一个就是它的居住产业和商务办公是复合的。另外,考虑到一种联系的商业模式,在街道两侧形成连续的商业墙,更有效地利用了土地的开发,也构建了一个丰富的街道空间和宜人的空间尺度。第三,西站地下开发利用非常充分,在这方面应该是跟以往在旧城区改造中所不同的一个最大的关键点。第四,就是构筑整体的轨道交通。在西站核心区域内,我们规划建设的地铁四号线、六号线和一号线在此交汇,西站的交通枢纽建设对周边的交通环境带来很大的改变,让市民出行理念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使我们的出行更加便捷。
下一阶段,我们考虑西站地区的建设,规划上城市副中心的总占地是10平方公里,规划总建筑面积是1500万平方米,其中红桥区占662公顷,规划建筑面积约1000万平方米。其中新建的规划面积是650万平方米。大致设想就是递进发展,分期开发,由南到北、由内到外的方式滚动开发,打造活跃的节点,逐步完善西站地区的基础设施、功能配套以及区域的开发。
以西站城市副中心建设
为契机,实现战略提升
——天津市规划局总建筑师秦川
西站城市副中心的提出源于我们整个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一个新的思路。就是提出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的中间发展战略,只有这个战略才能够支撑天津达成作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的要求。
作为西站地区来讲,它主要的建设空间集中在红桥区。红桥区作为西站地区的发展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也是带动了区域发展的龙头性的项目。
西站最大的资源潜力,就来自于高速铁路车站的建设。开通城际铁路以后,天津站的客流量非常大,给天津带来的效益可进行类比,西站到发的车次和人口的规模,它的未来功能定位比天津站要更强,它的潜力比天津站带来的潜力要更大。
高水平的居住环境实现的途径在于配套设施的建设。如果是国际化层次人口的话,更加关注商业服务设施的水平,关注能否给他提供全方位、高水平的生活环境。让人感到在这个地区有非常好的自然条件,会为下一步的发展带来非常好的基础。第二要营造旺盛的活力的城市氛围。一个是要进行高强度的开发,适度的高强度开发本身是这个地区土地价值的体现,第二就是功能要实现有机混合,就是要给人提供24小时都可以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要求。
我们需要有一个新的规划工作方法去提升我们城市副中心,支撑它下一步的发展。第一要把中心目标式的规划变成过程式的规划。第二就是把规划演变成行动计划,一定要更经济地投入,包括对居民搬迁产生的社会影响,根据策略要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应,要有详细的规划。
天津西站城市副中心
的规划和开发探讨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院长洪再生
我们认为副中心的明确提出会使红桥包括西站地区由边缘走向中心。
红桥西站地区如何定位。我们提出是辐射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集商务金融、商业贸易、文化休闲居住于一体的综合性的城市副中心,概括为新门户、新中心。西站地区会成为新的城市门户地区,将形成恢宏的城市形态,展现天津大气、洋气的城市形象。
如何寻找西站地区的活力。我们觉得一个是特色的人文。子牙河、南、北运河交汇区内,形成三岔河口,成为历史上南粮北运和水上运输的集散地。有“先有三岔河口,后有天津卫”的美誉。
卓越的环境是我们提升城市区域活力的重要方面。“四河六岸”包括北运河、南运河、子牙河、西沽公园和新开河及其沿岸地区都在我们规划的西站城市副中心的10平方公里之内,要把这些优势充分利用起来。这样所建设的西站地区就会真正成为复合城市功能和时间,保障区域的24小时繁荣,打造活力地带。
如何成为天津经济发展的新支点。一个是整个西站区域规划布局,规划当中我们概括为五大板块,包括核心区当中的三个板块,一个是核心商务区,一个是休闲商务板块,一个是枢纽商务板块,这形成了10平方公里当中的核心区域。
大环境的构建是通过对“四河六岸”滨水区域的开发形成良好的自然条件。大空间当中也包括生态廊道的构建,包括对滨水空间的重视和开发,会实现天津西站作为城市副中心由边缘走向中心的转变,也会实现非常华丽的蜕变和华丽的转身。我们期待着西站的副中心建设会越来越好。
整个天津区域中
我们更看好红桥
——深圳宝能集团董事长姚振华
整个天津的崛起给了红桥一个空前的历史机遇。作为企业,我们对这一点深信不疑。我们集团在深圳发展十八年,深圳打造莆田中心区,大概6平方公里,前前后后花了15年时间,这个中心才真正建立起来。一方面我们非常有信心,另一方面觉得政府这样稳妥的开发思路实际上是给投资者吃了一颗定心丸。
文喜市长说过了要高标准、高水平打造西站地区,那句话我记得很清楚“红桥开发的春天到来了”,我们集团包括我本人接触红桥区已经有三年了,刚开始我们持很谨慎的态度,从开始看一看,到深入了解到最后下定决心。今天的论坛又进一步确定了我们的投资决心,像市长讲的,最关键的一点是天津有一个大的、好的加速发展的机遇,北方经济中心定位是给了天津更大的机遇,整个天津区域中我们更看好红桥。天津西站地区的崛起有它历史的根基,有它依托整个主城区的外溢以后在红桥区的爆发。包括刚才区长提到的大胡同商贸区,连同西站商贸区300万平方米的大商圈的崛起是完全有条件可以实现的。我代表我们公司也表一个态,我们非常看好红桥,非常看好这个大商贸区的崛起,我们有信心跟区里通力合作,我们经过三年的交往和深入的了解,已经在红桥开始投资了。我在这里有一个非常强的体会,红桥区委区政府是讲信用的,这个区有一支非常强的干部队伍,上上下下工作非常努力,这是我们投入的最大的信心。
三河生辉 魅力红桥 后来居上 又好又美
一、现状概况
西站城市副中心位于天津中心城区西北部,规划范围东至南口路,西至红旗北路,南至南运河,北至普济河道,总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其中,红桥区占地约6.5平方公里。
二、城市设计
西站城市副中心将建设成为辐射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集商务金融、商业贸易、文化休闲居住于一体的,集中展现天津崭新城市形象的综合性城市副中心。地区建设将为中心城区西部发展注入新活力,成为城市风貌新亮点,集中展现天津人民新的精神面貌,实现天津市东西部和谐、可持续发展。建成后的城市副中心总建筑规模将达到1500万平方米,其中核心区(包含核心商务板块、休闲商务板块及枢纽商业板块)建筑规模为920万平方米。
交通组织方面。三条轨道交通线路将服务于西站地区,实现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服务;同时,道路网络由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四个等级构成。西青道和新河北大街两条快速路构成十字形交通主动脉,实现区域对外快速交通联系;适当加大的核心区路网密度,能够满足地区内部交通需求。
开放空间方面。在西沽公园和子牙河之间,设计一条宽度近百米、长度逾一公里的城市绿地廊道,作为城市副中心最活跃的开放空间和核心绿地景观,将分散独立的北运河沿岸景观、子牙河岸景观及西沽公园景观串联起来,形成整体的绿地景观体系。此外,在整体规划布局中考虑了直接亲水的建筑组团布局方式,实现从滨水的商业建筑到子牙河水岸的无障碍设计。
空间形态方面。严格控制滨水地区的建筑高度,形成由滨水地区向腹地逐渐升高的空间形态以及高低错落、富有韵律的城市天际线。在总体上呈现“中心高、周边低、中间过渡”的建筑高度分布特征和一个最高点、两个次高点的三峰式天际线轮廓。
三、规划理念
项目定位:天津西站城市副中心将建设成为辐射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集商务金融、商业贸易、文化休闲居住于一体的,集中展现天津崭新城市形象的综合性城市副中心。
依据天津市城市发展战略及总体规划等上位规划,西站城市副中心将依托交通枢纽的建设,主要发展金融、商业、贸易及信息产业,拥有大量商务办公、酒店、公寓等配套设施,通过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现代商务活动的场所。
规划结构:天津西站城市副中心的规划结构是“四河六岸,一轴双核,五大板块”。子牙河、北运河、南运河及新开河沿岸地区生态环境的提升,将改善副中心的各种活动环境,提高地区价值;综合发展轴线南起南运河,北至北运河,集生态休闲轴线、便捷交通轴线、人文景观轴线和功能发展轴线于一体,同时,以西站枢纽(综合交通核)、西沽公园(生态景观核)“双核”为引擎推动地区发展;在双核的拉动下,沿城市综合发展轴线的两侧发展五个功能板块,分别为:核心商务板块、休闲商务板块、枢纽商业板块、科教生活板块和创意生活板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