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策马激颓波,长风万里送秋雁。走进西青区大寺镇门道口腾达工业园区,在深秋中倾听他们的发展足音,感受他们发展的浓烈气息,领略到的正是这样一种壮美,一种辽阔的境界,一种引领风骚、不断张扬的个性。一叶落知天下秋,这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传递出腾达成长、壮大的讯息。门道口,这个当年在天津农村率先向国营大企业抛去橄榄枝,与国有企业联姻迅猛发展工业的小村,如今又成为外商投资的一方热土,成为本市外向型经济发展一颗耀眼的明星。
依靠与国有企业联姻发展,“有路就有飞鸽车”的飞鸽自行车,谷底徘徊十年后,在这里再次展翅腾飞;斯普瑞克、奇丽、奇士美、天姿、万紫千红、金鸡、飞鹰、熊猫文具,这些名满津门、蜚声全国的工业名牌,从这里登上枝头变凤凰。十余年间,它牢牢固守着自己的发展理念,带着对工业化的痴情和执著,顽强打拼,百折不回、百炼成钢,使门道口成为一张耀眼的名片。
为有高格气自华。如今,在外向型经济风起云涌的今天,门道口再一次牵引了人们的目光:与西青开发区比邻,一片名曰腾达的工业园区,在不过三四年时间里,已悄然崛起,外向型经济风生水起。门道口,这个昔日与国有企业联姻、知名企业云集的小村,再一次成为外商投资的热土,从乡村工业大踏步迈进到外向型经济,为未来发展插上持久耐力的引擎。
硬环境:比肩一流的区县开发区
门道口外向型经济的骤然崛起,既是惊奇,又是必然。按照区委、区政府加快开发开放、构筑外向型经济新格局的要求,他们把握机遇、科学决策、果敢行动,闯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一片新天地。
借助毗邻西青开发区的地缘优势,借助多年发展形成的工业基础优势,在对外开放大潮中,门道口人审时度势,把对外开放作为发展主旋律,抢先与外向型经济接轨,由乡村工业成功向外向型经济转向,实现了经济发展上的一次跨越。如今,腾达工业园,这个仅建设三年多的园区,已经和西青开发区融为一体,是西青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的园区、优越的硬件设施,全方位、全过程、系统化、规范化、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在这里彰显着他们敢为人先的胆识、魄力和恢宏的气度。即便是挑剔的外商也由衷地翘指赞叹,笃定在此投资的信心,截至目前,已有60家中外企业纷至沓来,使这个新兴的园区魅力四射。
一个仅有1500多人口、充其量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村,几乎完全靠自己建设的工业园区,其“含金量”能有多高,有人怀疑。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先天明显不足的园区,却引来这么多中外企业的关注和投资,更多的还是不解。
不妨拨开迷雾,作一番深入地解读,答案也就不言而喻。
在各地招商引资拼得刺刀见红的情况下,谁抢先占据制高点,就有了优先“话语权”。能够成为这个制高点的,除去硬件设施外,就是服务“软环境”,还有就是情感等说不清而又往往左右招商成败的因素。
超出外商所能想象的基础配套设施,使腾达工业园区首先具备了叫板区县级开发区的“硬实力”。西青开发区所能提供的硬件环境,在这里都一一齐备。换言之就是,与西青开发区连为一体的腾达工业园区,在硬件环境上已经达到或超过区县级开发区标准。
这里紧邻津汕快速路,位于津淄路、友谊路之间,外环线以南,距空港和海港仅有十几、二十几分钟路程,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人文环境优越,已建成40亩外环线绿化带公园和一批人文环境设施。生活配套上,紧邻天津最大生态居住区梅江风景区和华苑、龙居生活配套区。喜来登、水晶宫、体育中心、国展中心等周边地区完善的生活设施配套,彰显出这里独特的区位优势。园区内水、电、气、宽带等配套总投资1.5亿元,达到七通一平标准。在供、排水上,采用城市自来水双水源环网供水,日供水能力8万吨,24小时不间断供水。实行雨污分排,雨水排放能力109立方米/秒,污水排放能力4.6立方米/秒。供电上,实行双回路环网供电,具备每2000平方米供给50个千伏安的电力配送能力。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到4万门,在信息通讯方面,享受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等多家电信运营商的服务。工业用气体,为用户提供液氧、液氮、气氮、液氩等各种优质工业用气体,日供气能力680吨。供气采用双气源环网供气,日供天然气能力150万立方米。此外,由联邦快递、三星物流提供最优质的仓储物流服务。同时,这里拥有充足的发展空间,累计预留工业用地800多亩,拥有闲置厂房20多万平方米。
与同类工业园区相比,这里原有的工业基础优势更是牵引外商视线的一道亮色。多年来,从与国有大企业“联姻”发展到“挑门”单干,门道口积累了雄厚的工业实力,多年前就已成为天津轻工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技术、资金、管理、人才积聚。对接西青开发区,更使其拥有了产业配套齐全、产业集聚等新的优势,使其迅速成为西青开发区世界级企业的配套产业园区,所引进的中外企业多为跨国企业配套生产。
软环境:秉承一流的服务理念
腾达园,这个村级工业园区,敢于叫板区县级甚至是“国字号”开发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手中握有一张制胜王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特色服务。在政策空间越来越小、基础配套设施难分高下的情况下,只有服务更优,才能在招商引资的实力比拼中拥有发言权、笑到最后。“亲商、安商、富商”的服务理念,勤政廉洁、高效便捷的政府服务,保姆式服务、贵宾式服务这些服务举措的确立,为腾达工业园区提升了“软实力”,使众多中外企业在综合考量后毅然在此“软着陆”。
首先,作为国内软硬件投资环境堪称一流的西青开发区的组成部分,腾达工业区与开发区的欧洲工业园、中国台湾工业园、韩国工业园一道,享受与西青开发区同样的优惠政策。在政府服务上,园区组建了专业招商服务机构,按照职能、权力、人员三到位的原则,合理配置部门和人员,形成了一支精干的招商队伍,建立了重大引资项目落实机制。对重大引资项目实行全程跟踪服务,负责协调各方关系,争取有关政府部门支持,协助办理各种审批手续、帮助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困难,项目建设运营中遇到的困难都可以得到尽可能的帮助。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一条龙服务,“进一个门、认一个人、全程代理零收费”的服务,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各项证照,依法登记手续等一切具体工作都由招商人员办理,人员随叫随到,微笑服务。细微到生活方方面面的便捷、高效服务,为投资商创造出安商、亲商、富商的无忧投资环境。建起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绿色通道,实行政府与企业的定期沟通,成立了项目服务小组,专人、专车为企业办理注册、建设手续,对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需要予以协调的问题,园区在第一时间内予以解决,赢得了区内企业的信赖。金融服务上,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为区内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人才服务上,多年与国有企业联营、兴建村办企业,培养了高素质的人才和劳动力,能够满足各类企业的不同用工需求。西青开发区的人事经理沙龙,引进的北大光华学院移动商学院课程,为企业提供的全方位、多层次培训,以上资源在腾达工业园区均可享受;减灾急救体系建设方面,区内建有公安派出所、治安巡逻队、120急救中心、消防支队等,实行24小时全覆盖电子监控,为区内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治安防范、减灾救护服务。在物流和通关服务上,共享西青开发区提供的多层次的物流通关系统,开展的保税仓储、进出口海关监管审批等业务,为企业提供全程物流和通关服务。此外,为鼓励招商,腾达工业区实行了中介招商、产业招商等招商举措,并实施了对招商者的引资奖励办法,从企业投资中提取定额资金奖励招商者。此外,令国内外众多投资者放弃了条件优厚的区县级开发区,最终选择在这个村级工业区投资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这里营造了良好的情感环境。园区出台了全员招商、委托招商、重奖中介、定向招商、跟踪服务、免费代理等举措,借助中介招商、产业招商,“借力招商”。每年都为投资商举办联谊会,定期走访企业。坚持让投资者获得最大利益原则,降低土地租赁收入,返还企业部分投资资金,让利投资企业。腾达园在招商引资中不断创造情商环境,带着感情招商,情到深处金石为开,多家企业慕名而来就再也不愿离开。他们还自觉担当“招商大使”,积极推荐自己的朋友和配套企业前来投资,促成企业投资建厂。
丰硕的对外开放成果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2004年伴着骀荡的春风一路走来的腾达工业园区,在经历了三年零六个月不平凡的历程后,如今又乘着浓浓的秋韵,迎来了收获的金秋。5家外商投资企业和55家国内规模大、前景好、科技含量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在此落户,累计建设的31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已出租21万多平方米,引资额近10亿元。开放热潮迭涌,从全国各地涌来的7000多名熟练的劳动工人会聚腾达,门道口这个仅有1500多人口的小村,外来人口竟超过当地人口五倍。
招商引资热,催生出门道口这个天津农村外向型经济的一颗明星,吹暖了腾达园这片投资热土的一池碧波。一江春水向东流,在大开发、大开放潮流中的门道口,再一次站在对外开放的风口浪尖,叩响了门道口外向型经济雄浑铿锵的脚步。
得益于对外开放,门道口经济发展连番跨越。一串串看似枯燥的数字或许最能说明问题。从2004年以来,门道口上缴税收连年过千万,今年贡献税收将突破3000万元。外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外资贡献率在全村经济总量中占据了半壁江山。与此同时,外向型经济已成为农民收入来源的主渠道,对外开放让农民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实惠,农民的退休补贴每月达到600元,今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12000元。更令人振奋的是,随着村里家底变厚,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的一揽子工程已启动实施。
发展的最终目的是造福群众,要让门道口人住现代化社区、过都市生活,让农民充分享受发展成果,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当年描绘的蓝图正在走进现实。在未来两年内,村里将在梅江风景区西南部建设6栋27层,在景观规划上强调诗情画意,强调人性化空间,兼具观赏性和实用性,人与建筑、水环境、绿地融为一体的村民住宅楼,实现全村人多年的夙愿。目前,门道口村民住宅小区工程已完成规划设计,开始进入施工阶段。与此同时,将在村内启动建设村民住宅小区。
招商引资的红红火火,得益于门道口人生就一双慧眼;对外开放,让腾达园犹如长风万里送秋雁,不断飞向新的目标。展望腾达园的未来发展前景,村党支部书记、腾达企业总公司董事长张文秋豪情满怀:“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积极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优化开放结构,提升开放质量。同时,在提高配套服务上做文章,进一步加快载体建设,提升配套服务功能,着力引进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尽快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与此同时,坚持发展为了群众,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让门道口人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同时,为西青区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