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滨海新区大力发展融资租赁业。目前,已有26家融资租赁企业落户新区,注册资金达254亿元,业务总量占全市90%。包括外资租赁、内资租赁和金融租赁在内的各类融资租赁企业在新区的聚集效应正在日益凸显,在全国率先形成了具有“滨海”特色的融资租赁业发展模式。
随着融资租赁产业的蓬勃发展,以飞机、船舶、重工机械租赁业为特色的产业格局正在滨海新区初步形成,并切实为企业解决了“销售难”与“融资难”的问题。其间,新区融资租赁业亮点频出,落户企业蓬勃发展,它们一边在努力创新业务种类,一边在积极扩展业务领域。
2010年年初,中国银监会正式批准金融租赁公司在国内保税区开展单机、单船融资租赁业务。政策一经出台,滨海新区率先“试水”,并连续创造了多个“第一”。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在东疆保税港区设立了全国第一家单机租赁公司,完成了湾流G450型公务机融资租赁业务;同年11月,天津港保税区完成空客A320飞机总装线11万平方米厂房融资租赁业务,开创了本市首例工业厂房在建工程的融资租赁业务;今年年初,海航燕山飞机租赁基金正式落户东疆保税港区,成为国内首支专门投资飞机租赁的基金。
作为发展融资租赁业的主要载体,东疆保税港区积极利用自身政策优势进行先行先试,吸引众多企业在港区内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并设立“单机单船”项目公司,目前已累计注册90余家租赁企业。2010年年底,东疆保税港区完成了价值3.2亿美元的两架货运飞机融资租赁业务,实现了国内金融租赁公司飞机融资租赁业务第一单、该类机型进入中国第一单、单机公司模式探索第一单、保税港区金融创新第一单等四项全国“第一单”。
为充分发挥新区融资租赁产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健全融资租赁业发展环境,本市和滨海新区积极为企业提供优越的政策及服务。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专门成立金融与租赁服务办公室,以“保姆式”服务、专家参与等方式,推进金融租赁创新。与此同时,本市还制定了《关于完善天津滨海新区融资租赁业发展法治环境的意见》,为新区金融创新服务提供了司法保障。
今年,滨海新区将进一步推动飞机、船舶和重型机械融资租赁业发展。同时,继续拓宽融资租赁的方式和品种,将发展领域进一步延伸至游艇、酒店、公路和铁路建设等方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