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河东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打好财政增收、项目落地、商业繁荣“三个攻坚战”为重点,坚定不移抓发展、惠民生、保稳定,生机勃勃,亮点频现。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推动河东在高起点上实现新发展、再上新水平的关键一年。记者通过对中山门地区、红星国际广场、天津音乐街的采访,亮点撷英,展示河东区在市容环境综合整治、重点项目建设、发展新兴产业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
中山门地区市容整治惠及民生项目
市容整治闪耀民生亮点
作为今年河东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中山门地区的中山门公园、25条道路以及19个居民区得到了市容整治提升。通过立面清拆、整修、楼道内外清理、拆除违章、新建提升绿化,居民楼修葺一新、商铺牌匾整齐,中山门公园里满眼都是花红柳绿,健身、休闲设施错落其间,为百姓打造了一个清新亮丽的环境。
在占地24000多平方米的中山门公园内,亭台水榭、花团锦簇、曲径通幽。塑胶路面、鹅卵石小径让老年人走上去舒适、健身;由木铺装合围而成的儿童阳光沙滩、用铁链和橡胶轮胎制作的秋千都带来回归自然的清风。新环境、新变化让附近的居民感受颇深,他们告诉记者:“改造后比以前好多了,天天早晨都来,下午也来。还有一个博物馆,展现中山门这块工人文化、历史,挺好的。门口商铺牌匾整体规划了,挺规矩的,有一种像风情街那种感觉,挺赏心悦目的。”
环境是生产力。河东区坚持将打造大气、洋气、靓丽的城市环境作为提升城市品位、改善群众生活的重要之举。在连续两个“大干150天”的基础上,今年奋战300天,实施了市容环境综合整治“112251”工程。全区上下牢固树立“群众意识、责任意识、决战意识、精品意识”,经过6个月的顽强拼搏,城市环境呈现出洋气、生态、协调的面貌。
红星国际广场大型综合商业项目
双MALL闪亮海河东岸
记者日前来到正在建设中的红星国际广场项目现场,已经能够感受到未来这里一派商业繁荣的活力景象。红星国际广场大型综合商业项目,投资87亿元,总建筑面积91万平方米,集两个最新业态共50万平方米的超大型百货商场、商业步行街、五星级酒店和高档写字楼于一身,是本市在建体量最大的商业综合项目。
红星国际广场营销部副总监张文豪告诉记者:“带动一个区域很重要的是靠商业的发展,就河东而言,我们现在打造这样的商业体量,和万达广场一起,将使津滨大道商圈商业面积达到200万平方米,将不仅仅辐射河东,也会吸引其他区域的人来。”
记者在红星国际广场售楼处看到,前来看商铺选房的市民络绎不绝。2012年,项目建成后,不仅将成为市民生活、休闲、购物的城市综合体,同时,还将以每年100亿元的销售额为河东区带来2亿元的税收收入,带动2万多人在这里就业。
近年来,河东区在土地出让和项目选择上始终坚持高水平规划引领,以引进高端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坚持公建为主、突出自持的原则,抓大项目好项目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毫不动摇。同时,秉承“服务意识就是开放意识、服务速度就是发展速度、服务水平就是工作水平”的理念,坚持在开放中学会服务,在服务中促进发展,在发展中寻求回报。经过不懈努力,重点项目建设取得突破。
天津音乐街文化产业项目
打造本市音乐文化新地标
从有关部门获悉,音乐街二期工程将在音乐街对面、八纬路丰盛园旁,规划占地约6000平方米的地块,建设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的“天津国际音乐文化中心”,成为本市音乐文化新地标。
去年,河东区以八纬路市容环境整治提升为契机,在改造提升整体街区环境的同时,以改造天津音乐学院南院八纬路一侧院墙为主体,从十四经路到十五经路沿街500米,建成136间欧式简约风格的商业门店,于去年9月28日满铺开街。形成以经营中西乐器、演出服装道具、音响图书、形象设计、音乐艺术培训、中西音乐餐吧等为主要业态的天津音乐街。区文化和旅游局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开街一年来,入驻商家营业收入达到800多万元,音乐街已成为本市最大的音乐文化时尚街区。
音乐街一期的成功运作,让河东区更加坚定以文化产业作为区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定位。河东区将继续加快天津音乐街建设,推进符合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的短平快项目,全力打好商业繁荣攻坚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