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小王庄镇投资1600万元、占地420亩的170个设施农业大棚目前正在加快建设,在建设现场笔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铲沙土、绑钢筋、灌水泥……处处呈现出一派繁忙的建设场景。据悉,该工程是小王庄镇设施农业基地二期建设项目,自10月份立项以来,各村反响强烈,村民们踊跃报名、主动配合、积极参加,目前,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今年便投入使用,农民们可见到效益。
设施农业是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发展后劲,构建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小王庄镇是农业大镇,镇党委、政府坚持因地制宜、挖掘资源、依托政策,按照政府主导、规划指导、科技支撑、市场带动、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发展思路,组织引导农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收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为切实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进一步提高农民对发展设施农业的认识,该镇从强化责任、扩大宣传入手,组织成立了镇设施农业建设领导和工作小组,实行了工作责任制和台帐管理,定期研究推动、检查督导、考核验收,形成了上下同心合力的良好氛围。同时,积极利用会议培训、典型示范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发展设施农业的重大意义、发展成果,努力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极大地赢得了干部群众的热切关心、踊跃支持和积极参与。
在建设过程中,他们注重科学规划、规模发展,本着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的思路,紧紧围绕钱顺公路这条黄金走廊,在两侧高标准规划了占地1100亩、投资近4700万元的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基地由日光温室区、塑料大棚区、蔬菜交易区3个功能区组成。其中,一期投资450万元、占地200亩的李官庄49个大棚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每个大棚年平均收益近1.2万元,二期工程正在抓紧建设之中,建成后将形成布局合理、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宏大场景。为有效解决农民想干不敢干、想干不会干的现实问题,他们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一方面积极争取上级有关补贴政策和资金,并制定出台了全镇加快发展设施农业的实施意见和鼓励政策,在土地征用、财政补贴、小额贷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充分调动了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同时,高薪聘请了专职技术员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并针对不同作物、不同情况对农户进行技术讲座、辅导培训和新产品推介,逐步形成了专家指导型、信息服务型、农民操作型三位一体的技术支撑网络,达到了村有明白户、家有明白人、棚有明白纸、片有技术员的良好效果。另一方面,进一步强化配套服务,投资150万元,对基地的水电、道路、雨排等基础设施进行了硬化,并对周边进行了美化绿化,使发展环境更加便捷、顺畅、科学。
只有把产品变为商品,农民们才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因此,该镇以发展有机蔬菜、保健蔬菜为方向,在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应用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的同时,不断扩大芹菜、西红柿种植面积,积极引进白灵菇等效益高、无公害、能保健的新品种和名、特、优、稀优质果菜新品种,形成了多棚一品、一片多品的发展模式,使产品的整体档次和市场竞争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同时,集产品交易、洽谈业务、仓储物流于一体的农贸综合交易批发市场一期工程已完工,在多途径市场宣传、多个合作组织疏通销售渠道的同时,积极筹划开展休闲旅游、体验采摘等特色活动,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建成全市设施农业发展特色镇,成为京冀重要的绿色蔬菜供应基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