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农民只重视灾后救济而忽视灾前保险,目前本市30万亩设施农业只有1.28万亩上了政策性保险。为防止各种灾害给温室造成意外损失,及时加入政策性保险非常必要。
近两年来,本市设施农业得到了很快发展,已经成为农民致富的新途径。种植效益开始凸显:已出现了亩产7万元的蔬菜、亩产15万元的食用菌和亩产20多元的花卉,目前本市发展蔬菜大棚面积超过30万亩。但由于农民存在重视灾后救济而忽视灾前保险的落户观念,目前只有1.28万亩设施农业上了政策性保险,所占比例甚小。为了确保本市设施农业健康稳定发展,有关部门提醒菜农:急需给30万亩蔬菜大棚编织一道保险网。
本市属于季风型大陆性气候,自然灾害发生较为频繁。来自保险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从1996年至2007年的10余年间,冰雹、风灾、旱灾等灾害,平均每年导致津郊农业经济损失超亿元。为确保这些蔬菜大棚安全种植,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2008年本市专门出台了对四类温室大棚的政策性保险实施方案。节能温室大棚每亩保险金额:30000元,每亩保费150元;节能温室大棚每亩保险金额:15000元,每亩保费105元;钢、复合结构温室大棚每亩保险金额:8000元,每亩保费72元;竹木结构温室大棚每亩保险金额:3000元,每亩保费36元。这些政策性保险降低了农民以往入商业保险门槛高的难题,做到了农民投保缴费少,受益高。本市西青区、宝坻区部分菜农已先后受益。目前正是冬季寒冷多风的季节,棚内煤火加温、室外大风都有可能给新建成的温室造成意外损失,除了加强防范外,及时加入政策性保险是非常必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