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片特殊的沃野良田,这是一个北方稻种极佳的繁育生产基地。26年间,在场长赵雨亭的带领下他们自主创新选育出了包括“津原45”在内的30多个水稻优种,年产优良稻种300万公斤,实现社会效益10亿元。这个神奇的地方就是位于宁河县的市原种场。
近日,乘车沿潮白河大堤北行20公里再右转卫星路东行10公里,就看见了原种场4000多亩如棋盘状丰收在望的稻田。在齐腰深的稻田里,70多岁的育种专家谷守贤、50多岁的场长赵雨亭和40多岁的育种专家于福安头戴草帽正弯腰精心查看水稻新品种的籽粒。赵雨亭场长介绍,一般水稻稻穗都低头向下,但我们自主创新选育的这种新稻却很特别,稻穗像麦穗一样挺直向上。好处首先是抗倒伏,尤其是在生长晚期遇到风雨不倒伏。二是产量高,亩产可以达到国家超级稻三期标准:900公斤。
在原种场东面一块200多亩的稻田更是格外吸引人。稻秆低矮粗壮,但稻穗硕大、籽粒饱满。赵雨亭场长握着稻穗说,这是我们选育成功的国内唯一一个水旱两用稻种—“津原85”。它特别适合在缺水地区种植,生长期间浇灌2次就可获得丰收,亩产达到600多公斤。该品种也可以在麦收后插秧,做到麦稻双丰收,每亩增收2000多元,目前已大面积推广。
网友评论